随着各家方舱医院关闭,各省新增患者陆续归零,各地支援湖北地区医疗队开始返程,各省市医院逐步恢复普通门诊……国内新冠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方舱医院中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否复制?疫情之后,医患关系又会怎样发展?疫情时期的全民一心、团结支持,是否能帮助医患关系变得更好?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如何破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曾在发言中谈到影响中国医疗信任的三大因素:早期趋利的医改政策,莆田系市场经济的大举进攻,百度血腥的竞价排名三者将我们对医疗的信任摧毁。
而大环境被破坏时,普通医生就站在了风口浪尖。
无论医生和患者,都在面对各自的难题。医患矛盾不能靠争吵和暴力解决,只能通过制度去改善。
“只有患者信任医生,才会安心让医生处理他的健康和生命问题。只有医生相信患者会客观看待医疗结果的时候,他才能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提供帮助。”邓利强律师如是说。
之前,一张照片备受关注,一个两岁的小男孩治愈出院时,向护士姐姐鞠躬,护士也立马还了个礼,大家都被这张照片暖到了。
从医院角度讲
必需完善医生轮休和学习,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的学习,加强矛盾发生前的预警。对于特殊病人提前做好防范,领导要落实到基层科室,重点科室,如:急诊、儿科等。着手解决可能引发医患矛盾的地方,防患于未然,遇见问题不要一味的退缩,姑息纵容赔钱了事,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切实维护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安全。
从医护角度讲
必需有过硬的基本功。打铁还需自身硬,技术高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不枉治、不虚治、实事求是,既不夸大疾病的危害,也不虚报疾病的无害,谨言慎行,心存敬畏之心,常怀感念之想。
不一定非要视患者如亲人,但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向患者科普医学知识,少抱怨患者不懂,医生自己学了许多年才积攒的经验,怎么期待零星基础的患者时刻理解我们呢?
从患者角度讲
必需多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有些患者身体不舒服自行上网查询后就来质疑医生。学医 5 年的本科生,尚才知道点儿医学的皮毛,更何况在网络上查询的那点知识?
患者若对医生没有信任感,就不能很好的遵循医嘱、执行医嘱。三天听「王医生」的,两天听「李医生」的,没事再去网上给自己「随便诊治一下」,有病乱投医,病没治好,钱却花完了,怎么可能不暴躁?一个疾病找 10 个医生看,自己都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了......
患者的敌人是疾病,而不是给你治病的医生。人食五谷杂粮,无人不会生病,在面对疾病时,医生能为你做的,是缓解症状、解除部分痛苦,治疗疾病。若指望着医生「扭转命运」、改变生命规律,那是不合理的。
疫情发生后,很多地方出台了对医护人员的奖励政策,也许更完善的医疗制度是对他们更好的回报。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做到的,是给予医护人员最基本的尊重。